
中新網上海新聞11月4日電(記者 陳靜)秋色漸濃,上海崇明三島數萬畝橘子被染成了金黃色。4日起連續21天,崇明三島的蜜橘將在市區10座公園內推介。公園推介的柑橘均來自崇明區柑橘種植合作社或果園,柑橘前一天自樹上采摘、分級后,第二天早上便直接送到市區公園內,保證了果品的新鮮度。今年柑橘采摘、分級后,運輸到公園的推介價格為2.2元/斤。
據市林業部門統計,上,F有柑橘種植面積5.16萬畝,栽培區域主要集中在崇明三島,其中以長興鎮、綠華鎮和橫沙鄉面積最大,少量分布在金山、奉賢和浦東等區。截至2022年年底,全市柑橘產量6萬余噸。今年產量預計和去年持平。近日,天氣晴好,晝夜溫差加大,加速了柑橘糖分積累,柑橘甜度有明顯提升。

柑橘樹作為常綠樹種,不僅染綠了崇明三島,而且是森林城市建設的重要“綠色屏障”,為本市森林覆蓋率做出重要貢獻。同時,它還是農民增收的重要經濟果林樹種。一直以來,市林業部門非常重視柑橘產業發展,通過項目建設、科研立項等不斷在新優品種引進、栽培技術提升、銷售分級和品牌打造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,大力推廣柑橘綠色防控、省力化栽培、反光膜覆蓋、生草栽培、寬行密株栽培、溫室完熟采收和病蟲害優化防控技術等。
據介紹,近年來,林業技術人員與高校、科研部門、企業等多方合作,在新品種引進、柑橘栽培模式和銷售分級上進行了多種嘗試。引進紅美人、春香、春見、沃柑、美國糖橘等中晚熟雜柑品種,利用大棚設施進行避凍防護,打破北緣地區冬季低溫限制。
設施條件下,紅美人已開始投產,可溶性固形物、化渣性和風味均表現良好。近年來,本市柑橘產業還引進了日本無損傷選果設備,已經可以實現柑橘糖度的分級選果,打破了往年僅根據大小分級的局限,本市柑橘果實分級銷售得到大大提升。
在市林業部門支持下,2019年成立了上海眾立柑橘產業研發應用促進中心,以提高柑橘產業研發創新能力,促進柑橘產業由面積、產量增加型向質量、效益型轉變。2020年5月,“中國農業科學院柑橘研究所上海試驗站”在長

興島掛牌成立,試驗站借助強大的科技創新服務平臺及科技成果優勢,積極“引進來”,主動“走出去”,為促進本市柑橘產業持續、健康發展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撐。
在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指導下,市林業總站、市公園管理中心、行業相關部門組織滬郊優質柑橘進市區公園推介,市民在家門口就可以買到新鮮又實惠的上海蜜橘。 據悉,柑橘推介點分別位于魯迅公園(南門)、中山公園(游樂區海盜船前)、長風公園(近2號門,鴻瑞興對面)、長壽公園(西康路門)、楊浦公園(1號門)、閘北公園(東門)、世紀公園(浮雕墻處近2號門)、共青森林公園(西門)、上海植物園(3號門)、金橋公園(臺兒莊路408號,東門),共10座。
在家門口買柑橘之外,市民還可以前往崇明三島,賞秋采橘。長興島擁有千畝橘園,致力打造成為市民吸氧洗肺、放松身心、回歸自然的“城市后花園”。在創意農場,游客可以暢游橘林,自助燒烤。
如果時間充裕,還可以坐船擺渡到橫沙島采橘,聆聽橘林與秋風合奏的秋日之歌,享受真正屬于自己的世外桃源。
注:請在轉載文章內容時務必注明出處!
編輯:陳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