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中新網上海新聞10月26日電(張亨偉)帶上厚厚的一疊宣講素材資料,“00后“宣講員周宇杰懷著緊張的心情,踏上了“姚”望未來青年宣講團的鄉土“實踐課堂”。在長三角姚莊鎮城鄉融合發展的現狀是怎么樣的呢?他帶著組員開始了一天的實地調研。
“來授課的都是專業藝術院團的老師,在鄉鎮能免費享受到這樣的師資力量,一定要來學習!”調研首站來到了姚莊鎮桃源新邨社區,一位家長正向宣講員講述社區新推出的“周末禮堂嘉”文化品牌,桃源新邨聚焦“一老一小”,依靠區位優勢,引入長三角各專業團隊第三方服務,推出的特色課程得到了眾多家長孩子的青睞,以“話劇班”為例50多個學員名額,僅1個小時就已經滿額。
在桃源新邨他們重點訪問了社區居民代表、社區成立時的工作人員,實地踏看了文化禮堂設施設備,詳細了解了社區的發展歷程與未來規劃,最后與居委會工作人員圍繞“新邨生活”、“社區治理”、“數字化改革”開展了深入的交流。
土地是農民的根本,拎包進城后,土地耕種的問題怎么解決?在姚莊鎮“小微產業園”他們探索社區的“新農民”。據了解,姚莊鎮小微產業園通過農田規范流轉的方式,將農戶土地流轉至村集體,為集中產業化提供空間。通過“以地換地”、“以棚換棚”的方式,新邨居民實現了家門口的耕種。
姚莊鎮小微產業園與桃源新邨僅10分鐘路程,他們一頭扎進標準化建設的大棚中,虛心向農戶請教了茄子的種植周期與方式,詳細詢問了入駐小微產業園的過程,并體驗了一把農事勞動,在與土地親密接觸中,感悟城鄉融發展的磅礴進程。
“與群眾的交流和接觸為我宣講壯了底氣!毙v員周宇杰分享到,“通過實地調研,我們收集了許多好案例、好故事,讓理論宣講落地生根”。通過實地+交流+研討的形式,宣講員們親身體會了時代發展的浪潮,了解了基層生活的民情民意。邁開步子,擺脫冷氣,讓理論在鄉土間汲取營養,讓宣講服務于民生實踐,為姚莊鎮雙示范建設凝聚強大精神力量。
今年以來,姚莊鎮深入開展“理響嘉善·愛學習”主題活動,將其作為“姚望未來”干部梯隊建設工程的重要一部分,以實地調研為方法、以理論學習提素養、以特色宣講強技能、以解決問題為導向,結合本地實際持續點亮青年學習品牌,打造了一批有特色、有亮點、有人氣的學習載體,成效凸顯。下一步,“姚望未來”青年宣講團將持續發揮姚莊理論宣講的骨干力量,為全鎮理論學習營造濃厚青春氛圍。
注:請在轉載文章內容時務必注明出處!
編輯:張亨偉